如何應對網路霸凌和網暴?律師教你保護自身權益

網路罷凌

網路的普及帶來許多便利,但也讓「網路霸凌」與「網暴」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。面對來自網路的攻擊性言論、惡意評論或不實指控,許多人感到無助。該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?本文將從專業法律角度為您解答,提供應對網路霸凌的完整解決方案。


一、什麼是網路霸凌與網暴?

(一)網路霸凌與網暴的定義

網路霸凌是指利用社交媒體、網路論壇或其他平台,對個人進行侮辱、攻擊、抹黑或惡意騷擾的行為。網暴則是一群人有組織地針對某一對象進行網路霸凌的現象。其特徵包括:

  1. 匿名性:加害者往往隱匿身份,增加受害者取證難度。
  2. 傳播性:內容可迅速被分享,影響範圍廣泛。
  3. 持續性:攻擊可能持續一段時間,對受害者造成長期心理壓力。

(二)網路霸凌常見形式

  1. 惡意評論或辱罵:針對特定言論或行為進行攻擊。
  2. 不實指控:散布謠言或捏造事實損害名譽。
  3. 曝光隱私:未經允許公開個人資料或圖片。

二、官方求助管道

當遭受網路霸凌時,可直接撥打「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」申訴專線(02-2577-5118)或至申訴網站(網址: https://i.win.org.tw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p2win)進行申訴

三、網路霸凌涉及哪些法律責任?

1. 公然侮辱罪

根據《刑法》第309條,若加害者以言語或行為公然侮辱他人,可處拘役或罰金。

延伸閱讀👉怎樣會犯公然侮辱罪?台灣罵人價目表是真的嗎?

2. 誹謗罪

依《刑法》第310條,散布不實資訊損害他人名譽者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罰金。

3. 個資法責任

若未經許可公開他人個資,可能觸犯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,需負擔刑事與民事責任。

4. 民事賠償責任

受害者可依據《民法》要求加害者賠償損失,包括名譽損害賠償。


四、遭遇網路霸凌的處理步驟

1. 保留證據

在網路霸凌案件中,建議保存以下資料:

  • 屏幕截圖:包括攻擊性言論、圖片或影片。
  • 網址鏈接:記錄涉及的網站或平台。
  • 聊天記錄:蒐集任何涉及的直接訊息。

2. 向平台檢舉

大多數社交媒體平台提供檢舉功能,可將違規內容提交平台進行處理。例如:

  • 臉書、Instagram 等有專門的檢舉按鈕。
  • 部分平台支持要求刪除不實或攻擊性內容。

3. 尋求專業律師協助

若檢舉無效或情況嚴重,應盡快聯繫律師採取法律行動:

  • 提出刑事控告,追究加害者的刑事責任。
  • 提起民事訴訟,要求精神損害賠償。

五、實際案例分析:網路霸凌如何影響受害者?

案例:名人遭網路攻擊,要求公開道歉與賠償

某藝人在社交平台上遭受大量惡意評論,並被指控不實事件。透過律師採取法律行動後,加害者被起訴並支付賠償金。

例如藝人卡古、利菁、馬幼興都曾控告網友誹謗罪


六、如何預防網路霸凌與網暴?

1. 提高個人隱私意識

  • 設置社交媒體隱私權限,僅允許熟人查看內容。
  • 避免在公開場合分享敏感資訊,如地址或電話。

2. 保持冷靜,理性應對

  • 避免與攻擊者正面衝突。
  • 若言論影響重大,可透過律師函警告對方。

3. 定期檢視網路名譽

使用搜尋引擎檢查是否有涉及自己的不當資訊,及早處理問題。


六、結語: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

面對網路霸凌和網暴,受害者應採取冷靜且有效的應對措施。保留證據、尋求專業協助並利用法律途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我們的律師團隊專注於處理網路相關法律糾紛,若您需要幫助,歡迎隨時聯繫我們,讓我們共同捍衛您的權益。

官方line免費諮詢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