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隱私照片被外流時,不僅會對個人心理造成巨大傷害,還可能帶來隱私洩露與名譽損害等連鎖效應,這類情況也常常涉及到復仇式色情(Porn Revenge),亦即分手後另一半的報復行為。面對這種情況,如何採取合法且有效的方式保護自己,以下內容將從法律層面解析如何應對隱私照片外流問題,並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。
一、申訴管道
1.私ME_成人遭散布性私密影像申訴服務網」:
性影像處理中心 https://tw-ncii.win.org.tw
撥打私ME專線:02-2576-2016(服務時間星期一~五9:00~12:00,13:00~18:00)
2.台灣展翅協會 電話:02-2562-1233#180
「Gender愛是零暴力」Facebook諮詢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.ncii/
二、隱私或親密照片外流的法律責任
1. 刑法對外流行為的規範
刑法 第315-1條
有下列行為之一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:
一、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、竊聽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。
二、無故以錄音、照相、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、言論、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。
刑法 第235條
散布、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、圖畫、聲音、影像或其他物品,或公然陳列,或以他法供人觀覽、聽聞者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。
意圖散布、播送、販賣而製造、持有前項文字、圖畫、聲音、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,亦同。
前二項之文字、圖畫、聲音或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,不問屬於犯人與否,沒收之。
根據《刑法》第315條之一,若係未經同意偷拍、竊錄他人隱私或親密照片屬於「妨害秘密罪」,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罰金。
依大法官解釋第407號,若照片客觀上,足以刺激或滿足性慾,並引起普通一般人羞恥或厭惡感而侵害性的道德感情,還可能觸犯《刑法》第235條「散布猥褻物罪」。
2. 民事賠償責任
受害者可依據《民法》第184條,向加害人提起損害賠償訴訟,要求補償精神損害、名譽損失以及其他實際損害。
3. 性別平等法的保護
若照片外流涉及性騷擾或性羞辱行為,可依據《性騷擾防治法》提起申訴,追究加害者的責任。
三、如何應對親密照片外流問題?
1. 保留相關證據
- 截圖保存:將外流的照片、散布平台及相關留言截圖保存。
- 記錄加害者信息:收集散布者的帳號、ID及通訊記錄等資料。
- 尋求專業協助:律師可幫助您確保證據的法律效力。
2. 向平台檢舉並要求下架
- 使用檢舉功能:多數社交平台提供內容檢舉功能,要求立即下架。
- 提交正式通知:律師可代為發送法律通知,強化要求刪除的力度。
3. 提起法律訴訟
- 刑事告訴:對散布照片者提起妨害秘密或猥褻物散布罪的告訴。
- 假處分申請:向法院申請假處分,要求緊急停止相關內容的散布。
- 民事求償:向散布者或相關平台提出損害賠償請求。
四、實際案例分享
案例1:前伴侶散布親密照片
A女因分手糾紛,前男友B散布其親密照片到社交媒體。A女立即蒐集證據,向法院提起假處分並提出刑事告訴,最終B被判刑一年,並賠償A女精神損害金額10萬元。
案例2:群組轉發親密影像
B男的私人影片被朋友無意間傳到多人群組中。透過律師協助,B男成功要求群組管理員刪除影片,並對最初的散布者提出民事訴訟,獲得賠償20萬元。
四、如何避免親密照片外流?
1. 加強設備安全性
- 為手機與電腦設置強密碼,啟用雙重驗證功能。
- 使用加密軟體存儲敏感內容,避免被惡意存取。
2. 小心照片傳送對象
- 避免將親密照片傳送給不可靠的人,即使是信任的對象,也要謹慎處理。
- 使用即時刪除功能的應用程式,減少外流風險。
3. 提高隱私意識
- 教育身邊的人尊重隱私權,杜絕傳播或存取他人親密內容。
- 定期清理電子設備,刪除不必要的敏感內容。
五、律師建議:面對親密照片外流應保持冷靜
面對親密照片外流,保持冷靜並立即採取行動是關鍵。受害者應盡速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,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,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。法律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,可以幫助受害者捍衛隱私權、恢復名譽並獲得應有的賠償。
若您正面臨類似問題,或對相關法律程序感到疑惑,請立即聯繫專業律師,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與服務。